□董欢欢 杨昕宇 本报记者 潘宏宇
生产车间内、蔬菜大棚中、脱贫户家里,一张张真诚朴实的面孔,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主动深入、精准摸排、因户施策……一个个披星戴月的身影,扑下身子忙碌在帮扶一线,聚焦群众所盼,不见成效决不罢休。
截至目前,集贤县组建107家帮扶单位,17个驻村工作队,219名帮扶责任人,结成帮扶对子214个,按照“县级领导联乡镇包村、乡镇领导联村包组”的工作机制,帮扶193户脱贫户和12户监测户,实现了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县领导带头挂联出列村“三个”全覆盖。通过持续推行过渡期结对帮扶模式,做到不漏任何一个脱贫群众。
初冬时节,正是福利镇东发村绿创园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反季时鲜蔬菜上市的旺季。示范园的工人李晨正忙着采摘、称重。“我已经在这干活三年多了,一年四季只要需要人,我都来干活,每天160元钱。像我这样的工人还有30多人,都是居住在附近的村民。”李晨一边忙一边介绍。
近年来,集贤县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托管”“反租倒包”等发展模式,加强产销对接,打通利益联结,全力构建契约型、股份型、分红型联结关系,带动农户尤其是脱贫户参与经营,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截至目前,集贤县建成发挥效益的帮扶项目37个,带动全县贫困帮扶户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
此外,集贤县强化就业帮扶机制,坚持内拓外输促就业,构建现代工业农业产业体系促就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促就业。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16511.77元,净增1678.77元,同比增长11.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新闻网 » 集贤 帮扶项目助力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