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成果丰硕 法治作用凸显

5月30日至31日,第四次全省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在大庆市召开。

法者,治之端也。2016年,我省12个设区的市全面开展地方立法工作。省人大常委会指导设区的市积极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抓好设区的市立法合法性审查和立法技术指导。7年来,共批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174件,有力维护了国家法治统一。各地立法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与改革同步,与时代偕行。各地围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和供给侧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法治新动能。

《哈尔滨市民营企业促进条例》是我省出台的首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地方性法规,实施以来,对推进哈尔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试车产业已成为黑河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围绕贯彻落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冰雪经济发展,黑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寒区试车产业服务条例,这是全国首部促进试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制性法规。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域,则一域治。

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哈尔滨市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管理规定》,将“收费道路泊位停放时间十五分钟以内免费”调整为“停放三十分钟以内免费”,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点赞。此外,大庆市、七台河市也对机动车停车管理进行立法,规范了机动车停车秩序,改善了停车环境与道路交通状况。

网格化管理服务是新时期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黑河市人大常委会准确把握立法法修改后立法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制定《黑河市网格化管理服务条例》。这是我省首部基层治理方面的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将为进一步提升市域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保驾护航。

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各地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了一批与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紧密相关的法规。

2019年,黑河市在全省率先立法将居民室内最低供热温度调高到20℃,回应了人民群众住上暖房子的需求,为省供热条例的修改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各设区的市针对食品安全、饮水、劳动保护等民生需求,积极开展立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各地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为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本地木耳产业环境污染现状,伊春市制定废弃食用菌包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对废弃木耳菌包污染防治和再生利用作出规范,促进富民强市与绿水青山和谐统一。

此外,各设区的市围绕生态和环境立法,讲好生态环保的“法治故事”。

2019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七台河市东北抗联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是全国首部东北抗联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地方性法规。同为弘扬我省“东北抗联精神”,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倡导红色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哈尔滨市制定了东北抗联文化保护传承条例,牡丹江市制定了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各设区的市坚持价值引领,以弘德立法的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伊春、黑河、七台河等7个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极大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和公民文明素质。

各设区的市在高质量开展立法工作的同时,紧跟上位法立法修法进程,统筹推进立改废释,有效维护法治统一,而对完善立法工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也从未停息。

5月26日,黑龙江嘟噜河湿地保护协同立法启动会议召开,这是我省设区的市共同做好新时代立法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可以看到,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全省各设区的市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的立法之路将越走越实。

刘伟 尹栋 黄兴旺 吴萌 本报记者 王晓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新闻网 » 立法成果丰硕 法治作用凸显